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學生在攀登百岳途中,撿拾垃圾,落實無痕山林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
圖說:學生自力造筏,一起在日月潭上划槳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
圖說:學生利用繩子、竹竿、塑膠浮桶自力造筏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
圖說:自行車公益旅行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
圖說:三好探索社攀樹活動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
圖說:由學生共同創作、策劃、執行的均頭畢業藝術祭。 圖/均頭中小學提供〔三好校園〕創新教育行三好 攀登百岳志氣高
2025-02-26
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佛光山均頭國民中小學,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辦的住宿型學校,學生來自全台各地;學校致力創新教學、發展全方位教育,透過「攀登百岳」、「自力造筏」等特色課程,體現三好精神,榮獲2024年「三好燈塔」學校。
校方指出,均頭國民中小學創立於2004年,校名「均頭」是佛陀時代的一位小沙彌,跟隨佛陀十大弟子「智慧第一」的舍利弗修學,在佛陀及舍利弗的慈愛及護念下,勇猛精進,7歲便證得阿羅漢果。
學校以「均頭」為名,除了期許每位學生都能像均頭小沙彌一樣,砥礪精進、表現卓越外,也有「均能出人頭地」之意;同時也期許每位老師都能像佛陀及舍利弗尊者,以慈悲智慧善誘學生,引領學生邁向成功。
均頭中小學以「知識巨人」、「生活高手」、「道德行者」為教學三大目標。由於學校坐擁豐富的山林,因此學校致力發展山野教育,開設包括山林動力社、三好探索社、自行車社、策展社等社團,精進知能,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團結淨山 自力造筏
就讀均頭國中小9年,學生要爬3座百岳,包括4年級攀登石門山、6年級登合歡山主峰、8年級攻合歡東峰或北峰。在攀登百岳之前,必須鍛鍊體能,以適應高山稀薄的空氣及氣候環境。攀登過程中,學生們彼此關懷,互相幫助,照顧有高山症的同學,或幫體力較差的同學揹背包,沿路撿拾垃圾,從「近山」、「淨山」到「敬山」,還給大自然原有的美貌,落實無痕山林。
此外,6年級與9年級的成年禮,學生同樣帶著淨山工具,沿著4.5公里的蜿蜒山間小路,步行前往佛光山清德寺,來回上下坡共9公里的路程,加上山區天氣多變,並不比登百岳輕鬆,是學生的另一項自我挑戰。
學校鄰近的日月潭,也是學生們山野教育的場域,除了騎自行車環潭悠遊、飽覽湖光山色之外,「自力造筏」則是學生們共同克服困難和挑戰的課程,也是考驗團隊默契、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契機。
學生們在日月潭「自力造筏」前,會先在學校的童軍課程中,學習打雙套結、方回結,活動時分組造筏,利用繩子、竹竿、塑膠浮桶,組裝成堅固的船筏,搭建完成後,再合力將浮筏扛下水,齊心協力,划槳奮勇向前,發揮團隊精神。
關懷弱勢 激發創意
2024年是均頭國中小創校20周年,為了慶祝校慶,總校長吳榕峯發起「你騎車,我隨喜」送愛到泰北自行車公益活動,率領國中部學生以2天半時間,從學校騎單車到高雄大樹佛陀紀念館,全程250公里,共募得家長及善心人士善款10萬元,全數捐助泰北聖心中學,實踐星雲大師「給」的精神。
學校連續10多年來參與家扶中心義賣,則展現師生們愛心的另一環,在輔導室的號召下,師生與家長捐贈各種生活用品、文具、玩具、絨毛娃娃等,由學生義工分類包裝,擺攤義賣,再將所得捐贈家扶中心,幫助弱勢家庭。
校內有專供藝文展覽的空間「均頭藝廊」,由擁有策展專業的藝術老師鄒曉雲鼓勵學生創作,不但為學生舉辦個展及聯展,更成立「策展社」,激發學生創意,共同創作、策劃、執行,讓整座校園成為學生揮灑的空間。
去年畢業典禮前的「均頭藝術季-光影藝術X花火」活動,由平均14歲的學生合作完成,在絢爛煙花及燈光變化下,成為校園獨特的風景,也讓全校師生度過一個浪漫的夜晚。
學校還會不定期舉辦「三好故事屋」活動,藉由引人入勝的故事,將三好的觀念深植於學生心中,啟發道德思考,鼓勵積極樂觀,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與勇氣。「三好探索社」也透過攀樹、漆彈射擊等活動,激發學生潛能。
校長胡金枝表示,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,學校會烹煮由星雲大師傳授的臘八粥,由學生們協助分裝,再由師長帶領分送至鎮公所、警消、醫護、社福等機關團體及鄰居,讓學生有機會向各單位人員致敬,感謝他們的奉獻及守護。
校方指出,均頭國民中小學創立於2004年,校名「均頭」是佛陀時代的一位小沙彌,跟隨佛陀十大弟子「智慧第一」的舍利弗修學,在佛陀及舍利弗的慈愛及護念下,勇猛精進,7歲便證得阿羅漢果。
學校以「均頭」為名,除了期許每位學生都能像均頭小沙彌一樣,砥礪精進、表現卓越外,也有「均能出人頭地」之意;同時也期許每位老師都能像佛陀及舍利弗尊者,以慈悲智慧善誘學生,引領學生邁向成功。
均頭中小學以「知識巨人」、「生活高手」、「道德行者」為教學三大目標。由於學校坐擁豐富的山林,因此學校致力發展山野教育,開設包括山林動力社、三好探索社、自行車社、策展社等社團,精進知能,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團結淨山 自力造筏
就讀均頭國中小9年,學生要爬3座百岳,包括4年級攀登石門山、6年級登合歡山主峰、8年級攻合歡東峰或北峰。在攀登百岳之前,必須鍛鍊體能,以適應高山稀薄的空氣及氣候環境。攀登過程中,學生們彼此關懷,互相幫助,照顧有高山症的同學,或幫體力較差的同學揹背包,沿路撿拾垃圾,從「近山」、「淨山」到「敬山」,還給大自然原有的美貌,落實無痕山林。
此外,6年級與9年級的成年禮,學生同樣帶著淨山工具,沿著4.5公里的蜿蜒山間小路,步行前往佛光山清德寺,來回上下坡共9公里的路程,加上山區天氣多變,並不比登百岳輕鬆,是學生的另一項自我挑戰。
學校鄰近的日月潭,也是學生們山野教育的場域,除了騎自行車環潭悠遊、飽覽湖光山色之外,「自力造筏」則是學生們共同克服困難和挑戰的課程,也是考驗團隊默契、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契機。
學生們在日月潭「自力造筏」前,會先在學校的童軍課程中,學習打雙套結、方回結,活動時分組造筏,利用繩子、竹竿、塑膠浮桶,組裝成堅固的船筏,搭建完成後,再合力將浮筏扛下水,齊心協力,划槳奮勇向前,發揮團隊精神。
關懷弱勢 激發創意
2024年是均頭國中小創校20周年,為了慶祝校慶,總校長吳榕峯發起「你騎車,我隨喜」送愛到泰北自行車公益活動,率領國中部學生以2天半時間,從學校騎單車到高雄大樹佛陀紀念館,全程250公里,共募得家長及善心人士善款10萬元,全數捐助泰北聖心中學,實踐星雲大師「給」的精神。
學校連續10多年來參與家扶中心義賣,則展現師生們愛心的另一環,在輔導室的號召下,師生與家長捐贈各種生活用品、文具、玩具、絨毛娃娃等,由學生義工分類包裝,擺攤義賣,再將所得捐贈家扶中心,幫助弱勢家庭。
校內有專供藝文展覽的空間「均頭藝廊」,由擁有策展專業的藝術老師鄒曉雲鼓勵學生創作,不但為學生舉辦個展及聯展,更成立「策展社」,激發學生創意,共同創作、策劃、執行,讓整座校園成為學生揮灑的空間。
去年畢業典禮前的「均頭藝術季-光影藝術X花火」活動,由平均14歲的學生合作完成,在絢爛煙花及燈光變化下,成為校園獨特的風景,也讓全校師生度過一個浪漫的夜晚。
學校還會不定期舉辦「三好故事屋」活動,藉由引人入勝的故事,將三好的觀念深植於學生心中,啟發道德思考,鼓勵積極樂觀,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與勇氣。「三好探索社」也透過攀樹、漆彈射擊等活動,激發學生潛能。
校長胡金枝表示,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,學校會烹煮由星雲大師傳授的臘八粥,由學生們協助分裝,再由師長帶領分送至鎮公所、警消、醫護、社福等機關團體及鄰居,讓學生有機會向各單位人員致敬,感謝他們的奉獻及守護。
最新消息
佛光山書展暨蔬食博覽會開幕 天天向上好看好吃好玩
2025-11-08《蔬食人物誌》暨《94素》Podcast首發 楊子儀號召響應
2025-11-08台中市三好校園頒獎 從口號到文化讓三好在校園生根
2025-11-08佛大創新食農教育 高職生帶小學生打造AI永續廚房
2025-11-08實踐環保與心保 佛光小菩薩探索植物園
2025-11-08佛光會科州協會講座 陳俊吉闡釋「業的運作」法則
2025-11-08明倫國中生命教育講座 拒絕霸凌勇敢說不
2025-11-08超越資訊走向智慧 加拿大學者Nicholas Terpstra談人本永續
2025-11-08韓國昌原大學訪佛大 期強項合作交流
2025-11-08西來寺與食物銀行攜手 以慈悲關懷為社區添暖
2025-11-08
相
關
消
息







